《陶瓷級氧化鋅產業最全科普》
氧化鋅的外觀是白色固體,化學式 ZnO,分子量為81.38,其閃點1436℃,熔點1975℃,沸點 2360℃ ,密度為5.606g?cm3,可溶于酸和強堿,難溶于水。氧化鋅是一種常用的化學添加劑,廣泛地應用于塑料、硅酸鹽制品、合成橡膠、潤滑油、油漆涂料、藥膏、粘合劑、食品、電池、阻燃劑等產品的制作中。氧化鋅的能帶隙和激子束縛能較大,透明度高,有優異的常溫發旋旋旋光性能,在半導體領域的液晶顯示器、薄膜晶體管、發光二極管等產品中均有應用。此外,微顆粒的氧化鋅作為一種納米材料也開始在相關領域發揮作用。 那么陶瓷級氧化鋅的生產工藝有哪幾種呢? 1、直接法,又叫美國法,它是以鋅精礦為原料,經高溫氧化焙燒脫除其中的鉛、鎘、硫等雜質后,加入煤做還原劑。并壓制成團,再在爐內高溫還原成單質鋅,并在高溫下直接氣化,使揮發出的鋅蒸氣與引入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氧化鋅。直接法氧化鋅的產品質量,除與所用工藝和鋅精礦的質量有關外,還與煤的質量有關,因揮發出的鋅蒸氣直接受到煤燃燒產物的影響。直接法工藝生產出的氧化鋅含量一般在90%~99%之間。 2、間接法,又叫法國法, 它是將鋅渣或鋅錠置于耐高溫坩堝內加熱至600~700℃熔融后,使其在907℃(實際通常生產是在1000℃左右)的高溫下轉換成鋅蒸氣,再導入熱空氣對其進行氧化,生產的氧化鋅經過冷卻、旋風分離后,用布袋將細粒子捕集,這樣得到的氧化鋅即叫間接法氧化鋅。間接法氧化鋅的產品質量與使用的鋅渣和鋅錠原料重金屬含量直接有影響。間接法工藝生產出的氧化鋅含量為99.5%~99.7%。 3、濕法,它又分為酸法和氨法 ,其中酸法生產氧化鋅,是以次氧化鋅為原料和硫酸或者鹽酸反應生成硫酸鋅或氯化鋅,經去除雜質,加入碳酸鈉溶液,生成堿式碳酸鋅沉淀,經過漂洗、過濾和干燥,將制得的干粉焙燒得到的氧化鋅。所制得的氧化鋅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也稱其為活性氧化鋅。 其中氨法生產氧化鋅是以次氧化鋅為原料,加入氨水在一定溫度下浸取一小時,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銨反應兩小時,加入硫化鈉除雜后,再加入金屬鋅粉置換,將置換出的金屬及混合鹽經過濾全部除掉,最后經過蒸發焙燒得到的即為氨法活性氧化鋅。